当前位置: 首页 >> 省情教育 >> 绿色家园 >> 正文
今天是:

 

公告栏
信息动态
时政要闻
他山之石
资料下载
 

千秋伟业·恢弘画卷

2010年06月11日 18:11 佚名 点击:[]

“鄱阳湖是江西的代名词,是江西的名片,是大自然对我们的恩赐。鄱阳湖的保护治理和鄱阳湖的经济开发关系江西未来的发展,关系全省4400万人民子孙后代的福祉。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举措,是关系江西长远发展的重大决策,也是牵动全省发展的重大课题。要大力抓好这件关系江西未来、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科学论证,高标准、高质量地搞好规划,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使保护和开发融为一体,实现生态文明、经济文明、社会文明协调发展。”

——中共江西省委书记苏荣

“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推动科学崛起的战略举措,是关系长远发展的重大决策。要以鄱阳湖为核心,以鄱阳湖城市圈为依托,切实保护鄱阳湖区域优良的生态体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促进生态文明与经济文明的高度统一,使鄱阳湖区域成为生态文明示范区、新型产业聚集区、改革开放前沿区、城乡协调先行区和江西崛起带动区。”

——江西省省长吴新雄

春风满帆 航程远大

——为国务院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而作

在中国状似雄鸡的版图上,有一个“南门北水连外埠”的省份,这就是我们美丽富饶的江西。在我们16.6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一湖闻名于世的“清水”,这就是烟波浩渺的鄱阳湖。

世世代代生长在鄱湖之滨的人们,口口相传的,是王勃描写湖上渔民捕鱼归来“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的佳句;耳熟能详的,是苏轼描写湖江一色“山苍苍,水茫茫,大姑小姑江中央”的诗章。鄱湖流域,诞生过多少风流人物: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文天祥丹心照汗青,汤显祖梦笔生花……鄱湖岸畔,发生过多少威武雄壮的活剧:太平军湖口大捷,李烈钧发起“二次革命”……自古以来,清清的湖水,养育着一代又一代的赣鄱儿女;汩汩的湖水,浇灌着一片又一片的家园。

我们倍加感谢:养育一方的“母亲湖”;我们备感自豪: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我们备受鼓舞:国际性重要湿地。呵护“一湖清水”,保护环湖生态,发展流域经济——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担,沉甸甸地挑在了4400万红土地儿女的肩上。

鄱阳湖,大自然赐给地球的一颗珍珠;鄱阳湖,大地馈赠给人类的一泓清泉。在担心“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的今天,在让“低碳生活”快速走进你、我、他的今天,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今天,省委、省政府从江西实际出发,提出了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构想。这是一个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这是一份又好又快发展的宏伟蓝图,这是一笔留给未来的宝贵财富。

新世纪以来,江西经济社会获得了又好又快的发展。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发展不足仍然是江西最重要的省情。在加速发力的同时,如何更加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如何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如何更加注重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调?我们的思路是:把保护生态和发展经济两大命题有机统一起来;我们的决心是:开发和保护两大任务“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我们的目标是:实现绿色崛起,实现绿色发展。

这是一幅清新而和谐的画面:我们既要湖中白帆片片,也要岸畔高速公路四通八达;我们既要湖中渔火点点,也要岸畔城镇灯光璀璨;我们既要湖中碧波粼粼,我们也要岸畔车水马龙。我们深知:我们的任务光荣而艰巨,我们的愿景远大而灿烂。

春风浩荡满鄱湖。现在,国务院已经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新的机遇摆在了我们面前,新的使命在等待着我们。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我们一定能写出最新最美的文字,我们一定能画出最新最美的画图!(执笔:卓凡)

政策保障

一路阳光 一路成长

赣怀明珠,大潮涌起。

从山江湖工程的艰难开辟到“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发展理念的坚持;从“生态立省”目标的确立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构想的提出——一个欠发达省份的发展战略创新值得中国和世界用全新的眼界来品读。

回首来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的每一个节点都深深地印刻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深切关怀、殷殷期望、谆谆嘱托,犹如一串珍珠,串起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这一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心怀感恩,豪情万丈,井冈儿女将用奋发有为的拼搏精神回报这份关怀、这份鼓舞!

一幅宏伟壮丽的发展画卷,正在鄱湖之滨徐徐展开。

共展宏图——国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办法,加大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以及改善农村特别是湖区、老区农(渔、牧)民生产生活条件项目的支持力度;加大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投入,重点安排区域内重大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等项目建设;对资源综合利用、替代能源和清洁生产、节能节水、环境保护专用设备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产品,以及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按规定给予税收政策支持。

加强金融政策支持。支持按照相关管理办法设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股权(产业)投资基金、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基金和行业性的创业投资基金;支持区域内城市商业银行改革发展,引进战略投资者,并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银行跨区域设立分支机构;按规定程序和条件给予再贷款、再贴现资金支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等。

给予重大项目支持。国家在有关规划、重大项目布局及项目审批、核准等方面予以重点倾斜;将鄱阳湖流域纳入国家重点流域治理范围,支持区域内重大环保设施和生态工程建设;优先安排土地开发整理、农业综合开发、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推进开发区、工业园扩区升级,建设一批生态农业示范园、生态工业示范园、循环经济实验区和生态旅游示范区。

乘势前进——江西不断深化改革

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完善所有制结构;进一步推进市场一体化。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推进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探索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考评机制。研究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方法,开展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成本以及水、湿地、森林等资源价值等方面的核算,探索将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生态效益纳入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科学发展的政绩考评机制,将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保护生态环境作为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

建立健全生态环保长效机制。建立健全跨界污染联合治理机制和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机制,严格执行重大环保事故责任追究制度;逐步建立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市场化运营和监管机制;强化产业政策、环境准入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约束作用。

积极推进相关改革试点。加快推进水、电、矿产等资源产品及要素价格改革;在国家有关部门指导下,开展排污费改环境税试点;探索建立水权交易制度,开展水资源取(使)用权出让、转让和租赁;积极推进生态合作、产业共建、财政支援、异地开发、生态资源交易等多种方式的生态补偿试点,探索开展鄱阳湖流域湿地生态补偿试点等改革工作。

扩大开放合作。全面提升开放水平;切实加强国内区域合作;积极推进国际生态合作,加强与相关国际组织合作,共同开展鄱阳湖湿地、候鸟和珍稀濒危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研究,共同保护好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

实干实效——各部门汇聚智慧和力量

省人大常委会2003年出台了全国第一部专门对湖泊性湿地保护的地方性法规——《江西省鄱阳湖湿地保护条例》;同时,连续15年开展环保赣江行活动,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范围内的“五河一湖”开展环境监督工作。

省政协常委会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连续2年对“五河一湖”源头污染防治情况专门进行专题调研和协商,形成了《关于加强“五河一湖”源头污染防治的30条建议》;同时,政协委员还围绕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31个提案。

按照生态经济建设的总体要求,全面启动了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规划并着手推动光伏、半导体照明、生物、新材料等十大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扎实推进了四大生态建设先行工程,即“五河一湖”源头生态保护工程、县城以上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程、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和乡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

纳五河之水,聚四方之贤。不断提升的支持力度,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插上强健的腾飞翅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这个崛起于中部的新兴重点发展区域,在新的发展征程上,必将为全国乃至世界的环境保护和经济协调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大事记

2008年2月22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领导小组正式成立,省委书记苏荣任组长,省长吴新雄任第一副组长。

2008年3月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西代表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关于建立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构想”的记者招待会,隆重推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构想,引起海内外的高度关注。

2008年3月27日,省委书记苏荣深入到鄱阳湖区,就推进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进行调研。期后,苏荣还先后4次深入鄱阳湖区进行专题调研。

2008年4月13日,省政府召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工作动员大会,省长吴新雄出席大会并部署工作,标志着这项重大战略实施进入实质阶段。

2008年4月23日,我省发布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重大研究课题招标公告,设立10大前期研究课题,面向国内外公开招标。

2008年9月11日,省委常委会讨论审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会议原则通过规划,并要求进一步修改后按程序上报国务院审批。9月14日,省委、省政府上报规划,提请审议。

2008年11月6日,国家发改委组织召开专家审查会,要求进一步提升完善规划。

2009年4月14日至19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带队,率24个国家部委有关领导和同志组成国家部委联合调研组来赣调研。

2009年6月下旬,国家发改委正式向25个国家部委行文征求意见建议。随后,根据调研情况和反馈意见,专家专题组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

2009年10月21日,国家发改委第44次委主任办公会议原则通过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送审稿)》。在进一步修改完善的基础上,正式行文报请国务院审议批准规划。

2009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的区域发展规划。

高端访谈

将代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

——访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其国

“鄱阳湖既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又是世界最大的鸟类保护区和著名国际湿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将代表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鄱阳湖被称为长江中下游的‘天然调节器’,发挥着维系中国与世界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的特殊功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有利于探索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的新模式,构建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的新支点。”

“我对江西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抱有很大的期望。”

12月13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赵其国向记者谈起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感受时,期望之情溢于言表。上世纪50年代,赵其国就在鹰潭建立了生态环境研究所。几十年来,他跑遍了江西的山山水水,对鄱阳湖及与其息息相关的山江湖工程非常熟悉,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也有着更为深刻的体会。

他说,治湖必须先治山,治山必须治江,治江才能治湖。长期以来,江西致力于山江湖工程建设,使得森林覆盖率增长近1倍,水土流失面积下降近三分之二,鄱阳湖湖体面积增加40%多,直接带动500余万贫困人口脱贫,可以说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是山江湖工程在新的机遇期的战略跨越,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打造生态江西的必然选择。

赵其国解释,虽然山江湖工程给鄱阳湖、给江西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改善,为江西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但是,由于传统的经济产业结构,限制了清洁生产和生态技术的普及,鄱阳湖在枯水期水量逐年减少,水质逐步退化,湿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候鸟觅食区域缩减,越冬候鸟种类数量、水生植物及鱼类种群数量均在减少;血吸虫病疫情蔓延回升;湖区水土流失和水体富营养化加剧;洪旱灾害频繁。湖区水资源、水生态面临严峻挑战,经济发展受阻。赵其国认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运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把山江湖工程提升到了新的水平,是顺应时代要求、建设生态文明、走新型发展道路的有益探索。”

采访中,赵其国根据自身研究方向和调研情况,就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做好鄱阳湖及环湖地区总体开发和保护的规划;结合发展低碳经济,及时调整产业布局,在生产领域大力推广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着力建设和保护好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加快退耕还林、退田还湖,实行人工控湖,搞好造林绿化,加强对水土流失、沙漠化等生态问题的治理……赵其国表示,“在科研上,我正在做关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资源和生态健康状况的评价、监测、综合调控这两个课题的研究,希望能得到江西省委、省政府的关注和支持。”

赵其国深情地说,愿江西以更加宽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思维,精心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使鄱阳湖永远具有活力、永远是一盆清水,真正成为中国的“聚宝盆”。

为中国为世界生态文明示范

——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京文

“‘天时、地利、人和’是我国古代军事制胜三要素法则。就现代区域发展而言,‘天时’就是指机遇与机会,是时间维;‘地利’就是指有利的自然条件,是空间维;‘人和’就是指人的和谐力量,是事件主体。现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充分体现了这三要素,有利于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子,树立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新形象。”

得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已通过国家审批,对这一规划倾注了诸多心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京文感到非常高兴和欣慰。

李京文是中国工程院第一位经济学家院士。他长期从事区域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物流学、企业管理等学科的研究,是中国最早开展技术经济论证方法研究、倡导对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这种科学方法的著名专家之一。

虽然之前也来过江西,但李京文真正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缘分始于2005年。当时,他受邀来江西参加联合国高层次国际会议。那一次,李院士到鄱阳湖及周边都走了一遍,对江西的发展、对鄱阳湖的开发和保护有了新的思考。

李京文说:“古人云: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与发达地区相比,江西缺乏以城市集群为主体的经济增长区域。因此,从江西发展的长期战略来看,除通过赣州、吉安、上饶等城市对接发达地区外,积极构建城镇密集、空间相对集中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不仅有利于培育经济增长极,还能成为江西和中部地区崛起的带动区。而对鄱阳湖这个代表中国的湖泊进行保护和开发,不仅在中国,也会在世界上产生深远影响,起到强大的示范作用。”

他的想法与江西省委、省政府的思路不谋而合。2008年初,我省正式向国家提交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构想,李京文受邀成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地位”科研课题的首席专家。

李京文特别强调,江西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也是后发优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贵在突出“生态”特色,必须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为此,今后要重点发展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光伏、新能源汽车及精密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支柱产业,以及现代生态农业、旅游和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建立生态型产业体系、产业集群和循环经济型产业园区,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打造成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示范区。

采访结束时,李京文委托本报转达他对江西的祝贺,并祝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早日梦想成真,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拥有“一流的水质、一流的空气、一流的生态、一流的人居环境”,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生态文明作出历史性贡献。

上一条:世纪使命·登高望远 下一条:千秋伟业·美好未来

关闭

Copyright ? 2009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马克思主义学院办公电话:0795-3203978  马克思主义学院邮箱:szb0918@163.com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