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省情教育 >> 璀璨文化 >> 正文
今天是:

 

公告栏
信息动态
时政要闻
他山之石
资料下载
 

江西文化的活化石

2010年03月24日 11:12 佚名 点击:[]

截至2008年7月,江西全省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16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5项(名单附后),9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婺源县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下面择取著名者加以介绍。

赣南采茶戏 发源于安远县九龙山一带,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是以九龙茶灯为基础,吸收赣南其他民间艺术逐步形成的,主要流行于赣南、粤北和闽西,曾一度传播到广西桂南一带。

赣南采茶戏俗称“灯子戏”、“茶篮戏”,是江西采茶戏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被田汉誉为“中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由民间歌舞发展而来,内容贴近生活,语言诙谐幽默,传统曲牌有二百八十余首,根据其来源、风格、弦路、调式及使用情况等,可分为“茶腔”“灯腔”“路腔”“杂调”四类。表演时,演员在伴奏音乐中灵巧地运用独特的矮子步、扇子花、单长水袖及模仿动物形象的一些表演动作,载歌载舞,显示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客家特色。传统剧目多以“三小”(小生、小旦、小丑)戏为主,有《南山耕田》《打猪草》《九龙山摘茶》《睄妹子》《同年》《钓■》《上广东》《卖花线》《大劝夫》《四姐反情》《补皮鞋》《补缸》等代表性剧目。新中国成立以后,又涌现出一批优秀剧目,其中《茶童戏主》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成戏曲片在全国放映,新编现代采茶戏《怎么谈不拢》《风雨姐妹花》也先后被搬上银幕。

赣南是客家人的聚居区,客家先民落户当地后以种茶采茶为生,采茶戏作为当地家喻户晓、人人喜爱的地方戏,已成为凝聚客家民心、团结客家乡亲的艺术纽带,是研究客家语言、艺术及民俗文化的重要材料。

兴国山歌 兴国素来被誉为“山歌之乡”,兴国山歌为传唱不衰的艺苑奇葩,其代表曲目有《园中芥菜起了芯》《绣香包》《行行都出状元郎》《赞八仙》等。兴国山歌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生活气息浓郁,有独唱、对唱、“三打铁”、联唱、轮唱等形式和锁歌、盘歌、斗歌、猜花、丢观音、黄鳅咬尾、绣褡裢、藤缠树、树缠藤等种类。就大的表演形式来分,兴国山歌大体有以下几种:山野田间唱和,因情因景因人而异,内容涵盖男欢女爱、生产、生活、时政等方面;跳觋,分南河山歌和东河山歌,南河山歌又分情歌和插科打诨的搞笑歌,由觋公、觋婆装扮演唱,东河山歌即祝赞山歌;民俗歌,在庙会、婚丧嫁娶、祝寿、建房、小孩满月等场合演唱,演唱者多为职业歌师;叙事山歌,多为群众场合中一问一答、一正一反的对唱山歌,有较强的故事性,常常是围绕某一主题展开,现常被地方政府用为宣传工作的手段;赛歌是一种特殊的形式,即歌手聚会打擂台,考“肚才”,比机敏,高潮迭起,决定胜负后诞生擂主。

兴国山歌植根于客家文化的深厚土壤中,涵盖了客家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饱含着丰厚的客家文化信息。从某种意义上说,兴国山歌是客家人繁衍生息的一幅历史画卷。保护、研究、解读兴国山歌,发掘其精华,无疑是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举措。

弋阳腔 是我

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南宋中期,兴起于浙江的南戏经信江传入江西,在弋阳地区结合当地方言和民间音乐,于元末明初孕育出一种新的地方声腔——弋阳腔,与昆山腔、余姚腔、海盐腔并列为当时的四大声腔。弋阳腔以弋阳为中心,主要在江西省内的贵溪、万年、乐平、鄱阳、浮梁、上饶等一些地区传承延续,明代前中期,随着江西人口的迁徙而流布于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湖南、湖北、云南、贵州、四川及北京等地。

弋阳腔剧目分连台大戏和传奇本两大类,前者包括《三国传》《水浒传》《岳飞传》《目连传》《封神传》等,后者包括《青梅会》《古城会》《定天山》《金貂记》《珍珠记》《卖水记》等。自诞生以来,弋阳腔即以其“杜撰百端”的连台大戏和“错用乡语”的艺术特色在民间广为流传。弋阳腔的角色分为小生、正生、老生、二花、三花、小旦、正旦、老旦等行,其唱腔结构最初采用曲牌联套体,演出时仅辅以锣鼓而不用管弦伴奏,演员一人演唱,数人接腔,形成极富特点的“徒歌、帮腔”演唱方式,明代中叶又发展出打破曲牌联套体制的滚调,进一步增强了声腔音乐的戏剧性和表现力。在广泛流播的过程中,弋阳腔繁衍出多种变体,由此形成高腔体系,对南北各地的四十几个声腔剧种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了中国地方民间戏曲的发展进程。

弋阳腔对中国戏曲尤其是地方戏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且延绵至今,显现出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南丰傩舞 流传于南丰县180个村庄,俗称“跳傩”,是民众喜爱的民间舞蹈形式。南丰傩舞历史悠久,相传汉初吴芮“传傩以靖妖氛”,几经演变,到明清时期,南丰跳傩吸收了戏曲、木偶、灯彩、武术等多种表演技艺,变得更加世俗化、娱乐化。新中国成立后,传统的跳傩在民间依旧传承,延续着其草根文化的命脉。

南丰傩仪结构复杂,由跳傩仪式、杂傩仪式等构成。跳傩仪式由起傩、跳傩、驱傩等基本程序构成;杂傩仪式有“跳竹马”、“跳和合”及“跳八仙”仪式三种。南丰傩仪中的舞蹈形态众多,现保留82个,其中包括单人舞《开山》《钟馗》《财神》《哪吒》,多人舞《跳判》《傩公傩婆》《对刀》,技巧舞《演罗汉》《观音坐莲》《普贤骑象》及舞剧节目《西游记》等。南丰跳傩面具造型各异,千容百态,有180种之多,其中包括驱疫神祇、民间俗神、释道神仙、传奇英雄、精怪动物、世俗人物等。其所用道具法器名物众多,主要可分为五类,兵器军具类包括斧、刀、枪等,法事器具类包括铁链、桃剑、棕叶等,灯烛炮仗类包括火把、蜡烛等,食物供品类包括三牲(肉、鱼、鸡)等,生活用具类包括手巾、镜子、酒杯等。南丰跳傩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地方风味浓郁,文化底蕴深厚,深受民众的喜爱。

婺源徽剧 也是富有特色、流传广泛的古老剧种。清代中叶,婺源就有艺人组班演出,“新阳春”“新鸿春”“新长春”等徽班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前夕。

徽戏剧目通俗易懂,结构简练,动作性强,“戏”的成分浓,雅俗共赏。徽剧声腔以弋阳腔、“老石牌”即老吹腔、高拨子为底子,又吸收了目连戏的高腔、下江调,并吸纳了赣剧的南词和婺源民间小调,逐渐形成风格独特的婺源徽调。婺源徽剧以吹腔、高拨子和二黄为主,也有别具特色的西皮、高腔和昆腔。徽剧在表演上注重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塑造,并通过动作和神情予以外化,表现出来,而且动作难度很大。徽剧艺人继承了目连戏武技高超的传统本领,并使这些高超的武功技巧在武戏中延续下来,形成徽戏剽悍粗犷的风格。徽戏还特别讲究身段、亮相的造型,让人产生一种雕塑美的感觉。徽剧传播的地域广泛,不仅为京剧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也为其他地方剧种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徽剧特色和徽剧形成及发展中所作出的贡献,对中国戏曲发展史研究很有价值。新中国成立后,婺源县成立了徽剧团,挖掘和收集了传统剧目《昭君和番》《斩经堂》《水淹七军》《扈家庄》《百花赠剑》《盗令三挡》《北河祭旗》等400余出,整理曲牌800多首、脸谱50多个,曾于1959年以徽剧《汾河湾》参加古老剧种赴京汇报演出,受到高度评价。

婺源三雕 指婺源县境内明清古建筑中的砖雕、石雕和木雕,它属于徽派建筑艺术的支系,制品多用做民居、官宅、宗祠、庙宇、廊桥和牌坊等建筑上的装饰部件,其起源可追溯到唐代。明清时期徽商兴起,“婺源三雕”依托徽派建筑达于鼎盛,相关技艺主要分布在江湾镇、思口镇、龙山乡、沱川乡、浙源乡、清华镇、段莘乡、镇头镇等乡镇村落。

明万历二十四年户部侍郎、工部尚书余懋学兴建于婺源县沱川理坑的“尚书第”建筑上的装饰,可视为“婺源三雕”最初的实例。其后,吏部尚书余懋衡也于天启六年在理坑兴建“上官卿第”。清顺治十六年余维枢兴建“司马第”,标志着“婺源三雕”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清康熙二十年婺源县北部古坦乡黄村建成“百柱宗祠”,清乾隆元年婺源县思溪、延村建“商宅群”,这些建筑的装饰物呈现了“婺源三雕”极盛时的气象。

“婺源三雕”虽附属于徽派建筑,但它融美学、力学、数学、历史学、生态学于一体,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极高的艺术价值。“婺源三雕”取材十分严格,砖一定要用本地产的水磨青砖;石则须用安徽的“黟县青”或浙江的青田石、淳安的茶青石;大木雕一定要用百年以上的枫、樟、柏、槠等,细木雕则用纹理细密的楠、枣、杨、桃等。各种刀法是“婺源三雕”的关键所在,其特点在于不拘一法,混合并用,使作品达到空灵剔透的效果,故而圆雕、浮雕、浅雕、深雕和透雕极为常见。从别号“雕三雕”的刘三元始,“婺源三雕”的技艺自成谱系,但目前与“徽州三雕”一样面临着失传的危险,亟待抢救、扶持。

上一条:道教 下一条:江西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35项)

关闭

Copyright ? 2009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马克思主义学院办公电话:0795-3203978  马克思主义学院邮箱:szb0918@163.com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