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省情教育 >> 红色摇篮 >> 正文
今天是:

 

公告栏
信息动态
时政要闻
他山之石
资料下载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反围剿战争

2011年01月23日 11:26 佚名 点击:[]

1930年至1931年底,红一方面军连续取得第一、二、三次反"围剿"的重大胜利。1930年11月,蒋介石调集11个师约10万人的兵力,以鲁涤平为总,怀念张辉瓒为前线总指挥,采取"长驱直入"、"分进合击"战术,对中央苏区和红一方面军发起第一次"围剿"。

当时,红一方面军约4万人,苏区扩大到近20多个县,面对强敌进攻,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和江西省行委接受毛泽东的主张,确定了"诱敌深入"方针。在毛泽东、朱德的指挥下,红军东渡赣江,退至苏区中心。

国民党军发起进攻后,急于与红军主力决战,但由于红军后撤而一再扑空。敌军深入苏区后,红军和游击队不断袭扰,苏区人民坚壁清野,致使其疲劳沮丧,补给困难,弱点不断暴露;而红军主力则依据苏区的各种有利条件,做好了大举歼敌的准备。12月30日,红军集中优势兵力,全歼了冒进龙冈的敌"围剿"军主力第18师,活捉敌前线总指挥兼第18师师长张辉瓒。接着,又于1931年1月3日,在东韶全歼敌第50师1个旅。其他各路敌军狼狈溃退。两次作战,共计歼敌1.3万人。这样,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的第一次"围剿"即被粉碎。

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是红军在战略转变阶段以运动战方式歼敌的第一次战役行动,为以后各次反"围剿"作战积累了经验。

4月,蒋介石又纠集了18个多师共20万兵力,以何应钦为总司令,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和"分进合击,互相策应"战术,对中央苏区和红军发起第二次"围剿"。

红一方面军3万余人,在毛泽东、朱德指挥下,仍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退至苏区前部持重待机。随后,采取集中兵力,先打弱敌,并在运动中各个歼灭敌人的战法,5月16日至5月30日,由西向东横扫,在富田、白沙、中村、广昌、建宁连打5个胜仗,转战700余里,歼敌3万人,缴枪2.2万枝,粉碎了国民党军的第二次"围剿"。

7月,蒋介石调集了23个师30万兵力,自任总司令,再次以"长驱直入"的作战方针,向中央苏区发起第三次"围剿"。

这时,红一方面军主力还在远离苏区的闽西、闽赣边界地区分兵开展群众工作,尚未收缩兵力和进行必要的休整补充,这给反"围剿"竞争带来极大困难。得知敌人进攻后,临时总前委决定仍以"诱敌深入"为指导方针,主力迅速回师苏区,集中兵力,寻机歼敌。正当盛夏,暑热难当。红军一路挥汗急行,绕经瑞金北部的壬田,于28日到达赣江东岸的兴国高兴圩地区,完成千里回师任务。在此前后,红7军也奉命转战至中央苏区,参加反"围剿"斗争。

长驱直入的敌军发现红军主力后,以9个多师的兵力包围过来。红军被敌人压缩在高兴圩地区数十里狭小地区。临时总前委临危不乱,派少量兵力西向赣江佯动诱敌,率主力于8月5日夜晚从东面敌军阵地间20公里的缝隙中秘密穿越,将敌人抛在身后。尔后乘敌不备,从6日至11日,在莲塘、良村、黄陂连打3个胜仗,从被动中夺得主动,随后转至君埠集结。当敌人又以8个师兵力向君埠包围过来时,临时总前委以红12军伪装主力向东北方面佯动吸引敌人,主力2万余人向西南方向突围。15日夜,红军摸黑从东进入敌军阵地结合部10公里间隙的崇山中,大胆穿越,再次跳出敌人的包围圈,隐蔽于兴国境内休整。

被红12军牵着鼻子转了半个月的敌军,发现上当再回头时,已精疲力竭,成了强弩之末。而休整了半个月的红军正严阵以待。就在此时,两广军阀发动了反蒋战争,蒋介石不得不下令结束"围剿"。红军抓住机会再次反攻,彻底打破敌人的"围剿"。第三次反"围剿"的胜利,使赣南、闽西苏区连成一片,形成了方圆5万平方公里的中央苏区。红军的运动战原则也是在斗争中全部形成。红一方面军在战后改称中央红军,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直接指挥。

在中央苏区和红军反斗争同时,其他各苏区和红军也与国民党"围剿"军展开了英勇斗争。

其中比较重要的有湘鄂西苏区和鄂豫皖东区及其12军展开的反"围剿"斗争

1930年11月,国民党军以4个师又7个旅兵力,采取"分区重点围攻,步步为营,逐步清剿"方针,对湘鄂西苏区发动"围剿"。"围剿"分三期进行,重点进攻洪湖苏区。

当敌人开始进攻时,湘鄂西红军的主力红2军出击外线。中共湘鄂西特委领导地方武装组成江左军、江历军和红军独立团,在群众武装的配合下,利用河湖港汊的复杂地形,积极开展游击战争。

1931年初国民党军发动第一期"围剿",进攻洪湖苏区的江北地区。江左军主力转移外线,开辟新苏区,敌人虽然战领了江北地区,却未能消灭红军。3月初,国民党军发起第二期"围剿",进攻江南华容县的东山区,江右军实行内外线斗争相结合,一部进山坚持斗争,一部转入洞庭湖西岸,开辟了洞庭特区。在此期间,红军独立团乘机北渡长江,与江左军区同进行恢复江北苏区的斗争。在斗争中,红军独立团扩编为红3军第9师,段德昌任师长。国民党军在红军的打击下,被迫转入守势,革命根据地逐步得到恢复。1931年9月,国民党军乘洪湖地区水灾严重之机发起第三期"围剿",再次重点进攻江南华容县的东山苏区。中共湘鄂西分局一面组织群众抗洪救灾,一面领导红军和游击队进行游击战争。在敌人占领东山苏区后,红军主力向江北突围,地方武装又组成江南游击大队,坚持与敌斗争。

1931年3月,转战于湘鄂边的红2军团根据党中央指示改编为红军第3军,军长贺龙,政治委员邓中夏。4月,红3军北渡长江,以攻势行动支援洪湖苏区反"围剿"斗争,后又转战鄂西北,创建了鄂西北苏区。之后,红3军主力与红9师会合,后返回洪湖苏区。为调动敌人,红3军和红9师先后出击襄北,取得了龙王集、文家墩等战斗胜利,粉碎了敌人对洪湖苏区的"清剿"。这时,洪湖苏区进一步扩大,湘鄂西苏区得到巩固和发展,红3军也发展到1.5万余人。

1930年11月,国民党军8个多师10万兵力,对鄂豫皖苏区发起第一次"围剿"。当时红1军正在外线作战。中共鄂豫皖临时省委和军委领导地方武装和游击队,以游击队灵活打击、袭扰和疲惫敌人,使进战苏区之敌只能困守几个县城和集镇。红1军转战皖西后,连续取得金家寨、苏家埠等战斗胜利,又在东西香火岭岭歼敌3个团、击溃1个团,在商城四顾墩歼敌1个团,打破了敌人的第一次"围剿"。1931年1月中旬,红1军与红15军合编为红军第4军,军长旷继勋,政治委员余笃三,参谋长徐向前。全军共1.2万人。随后,展开攻势作战,取得双桥镇大捷,巩固和扩大了鄂豫皖苏区。

4月上旬,国民党军对鄂豫皖苏区发起第二次"围剿"。红4军以一部兵力牵制敌人,集中主力拣弱敌打,先后在皖西独山镇和鄂豫边的浒湾地区、黄安的桃花镇和十里铺等地,多次打败敌人,迫使敌人转攻为守,粉碎了国民党军第二次"围剿"。

5月中旬,以张国焘为书记的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成立;同时成立了由张国寿兼任主席的军事委员会。此后,红4军进行了整编,扩大为4个师,近2万人。10月,成立了红军第25军。11月,红4军与红25军联合组成红军第四方面军,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任政治委员。红四方面军的组成,对于鄂豫皖红军的进一步发展和进行大规模的运动战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之前,蒋介石已在准备对鄂豫皖苏区发动第三次"围剿"。但由于与地方实力派的矛盾不断加剧,第三次"围剿"迟迟没能实施,进至苏区周围的国民党处于分散防守的状态。针对这一形势,红四方面军决心以进攻作战打破敌人的"围剿"计划。从1931年11月上旬,至1932年6月中旬,红四方面军先后进行了黄安、商(城)潢(川)、苏家埠、潢(川)光(山)4次进攻战役。红军依托苏区,在广大人民支援下,以集中兵力、围点打援、诱敌深入、迂回包抄等战术,军事进攻于政治攻势相结合的方法,取得了胜利,总共歼敌6万人。这不仅使敌人的"围剿"计划成为泡影,而且使红四方面军发展到4.5万余人,鄂豫皖苏区也扩大到26个县的4万平方公里范围。

此外,湘赣、湘鄂赣、赣东北、闽等苏区的红军,分别在当地党组织领导和人员群众的支援下,开展反"围剿"、反"清剿"斗争,挫败了敌人消灭红军、摧毁苏区的企图,在战略上配合了中央苏和其他苏区的反"围剿"斗争。

经过这一阶段的反"围剿"斗争,全国红军发展到15万人,形成了中央苏区、鄂豫皖苏区、鄂豫西苏区、湘鄂赣苏区、赣东北苏区和湘赣苏区6个大的和较大的战略区。革命的星星之火,已形成燎原之势。

上一条:朱云卿:反围剿斗争中累死的红军参谋长 下一条:在反围剿斗争中成长

关闭

Copyright ? 2009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马克思主义学院办公电话:0795-3203978  马克思主义学院邮箱:szb0918@163.com 管理入口